東西New Art 設立紀念公開拍賣

LOT 023

白髪 一雄

《足跡》 2006年再製作、1956年 《足跡》 *根據白髮一雄的製作指示,由第三方製作。作品背面有白髮一雄的說明,解釋了再製作過程。

JPY 5,000,000 - 8,000,000
HKD 263,700 - 421,900
USD 33,900 - 54,200
技法 漆畫、紙
簽名 背面有簽名、題字
外框 未裝裱
尺寸 812.2×150.3 cm
製作年份 2006, signed 2007
鑑定書 附日本洋畫商協同組合鑒定登錄證書、松本武致Tijs Visser關於本作的傳真副本,以及白髮一雄確認本作真跡的傳真副本
文獻 "Gutai : dipingere con il tempo e lo spazio : painting with time and space", SilvanaEditoriale, Milan, 2010, pp.66-67
展覽會 Painting with Time and Space, Museo Cantonale d’Arte, Lugano, Switzerland, 2010
Explosion, Painting as Action, Moderna Museet Stockholm, 2012

HIGHLIGHT

本作擁有極其特殊的背景,由白髪一雄於1956年為神戶Indépendants展上首次發表,並於50年後的2006年在藝術家指導下與德國重製完成。Indépendants展為19世紀後期法國興起的一種無評審、無獎項、自由投稿的展覽,旨在對抗保守的官方沙龍。對包括後印象派在內的眾多藝術家而言,這類展覽提供了重要的自由表達的平台,對現代藝術的發展具有重要影響。此形式後傳至世界各地,日本自1947年起每年舉辦「日本Indépendants展」,1949年至1963年間亦並行舉辦「讀賣Indépendants展」,成為戰後前衛藝術的重要舞台。

本作原作於1956年5月神港新聞社主辦的「神港Indépendants展 第二部・彫塑部『具體組合室』」(神港新聞社三樓會堂,神戶)中創作。1956年對白髪而言尤其重要,為其加入後來聞名於世的具體美術協會(通稱「具體」)的第二年。從此年起,他開始構思在戶外及舞台上展現作品,並在稱為「作品計畫帳」的筆記中記錄以行動為導向的創作構想。本作的原始概念記錄於此:在如道路般展開的紙上置放顏料,藝術家邊跳邊踩踏顏料,邊前進。

當時原作未被保存。2006年,白髪與當時任杜塞爾多夫藝術宮美術館(Kunst Palast)展覽總監Tijs Visser討論後,提出重新製作的構想。當時白髪因髖關節骨折無法完成作品中必需的「跳躍」動作,遂由Visser承擔跳躍部分。在兵庫縣芦屋市立美術博物館策展人山本淳夫指導下,於杜塞爾多夫舉辦的ZONE・ZERO展中完成再製作。

作品完成後送至尼崎,由白髪親自確認並簽署認可。作品背面記載白髪文字:「此作為我於1956年神戶具體美術Indépendants展展出的作品再現。2006年為在杜塞爾多夫藝術宮美術館ZONE ZERO展出,由當地工作人員再製。2007年11月1日 白髪一雄」。

此作後在兵庫縣立美術館及芦屋市立美術博物館協力下,於具體美術展《Painting with Time and Space》(瑞士盧加諾州立美術館,2010年)展出,亦曾在斯德哥爾摩現代美術館及米羅美術館等多家美術館展出。

本作因「再製作作品」及「由他人身體在白髪監修下完成」兩點而極為特殊珍貴。參與創作的相關人士亦對作品極為慎重,並有畫商松本武確認書及白髪本人認證的資料作為紀錄。

品相報告

查看更多拍品

contact